2025 年 8 月 11 日,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首批设立的 5 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,这标志着大熊猫、东北虎豹、海南热带雨林、武夷山和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拥有了 “户口本”。 这一重要举措不仅为国家公园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,更折射出我国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。而以山东达斯特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深度参与智慧国家公园建设,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、整合多源数据形成大数据中心等创新实践,为生态保护的科学化、精细化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一、国家公园:守护生态本底的特殊区域国家公园虽冠以 “公园” 之名,却与普通公园有着本质区别。它并非以旅游开发或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,而是国家为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完整性,专门划定的特殊自然区域,肩负着为生态旅游、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的重要使命。
从首批 5 个国家公园的特点来看,每一个都是我国独特生态系统的缩影:
5 个国家公园风景
展开剩余83%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,19.07 万平方公里的保护面积内,冰川雪山、高海拔湿地、荒漠戈壁等生态类型丰富,是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,守护着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源头生态。
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、陕西、甘肃三省,2.2 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野生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,庇护着全国 70% 以上的野生大熊猫。
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、黑龙江两省,与俄罗斯、朝鲜毗邻,1.41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生活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、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、东北豹种群。
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坐落在海南岛中部,4269 平方公里的范围保存了我国最完整、最多样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,更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 —— 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家园。
武夷山国家公园跨福建、江西两省,1280 平方公里的区域分布着全球同纬度最完整、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,堪称我国东南地区的动植物宝库。
2、“户口本” 的多重意义:明晰权责,筑牢根基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,这份特殊的 “户口本” 意义重大。依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,确权登记让国家公园在国土空间上实现精准落地,明确了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,界定了不同层级政府的行权范围,厘清了所有者、监管者的责任,为国家公园的产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具体而言,通过确权登记,一系列自然资源产权纠纷得到解决,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的边界、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、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以及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得以清晰划分。各类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被整合为 “一张图”,为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处置配置、有偿使用等提供了明确的权责归属依据,真正实现了 “底数明、权属实、边界清”。而这张 “图” 的高效运转,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 —— 如山东达斯特参与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(GIS)集成方案,通过数据实时更新、多终端共享与可视化呈现,让 “户口本” 的管理更精准、高效,为跨区域协同保护提供了技术底座。
三、智慧化赋能与全链条驱动:重塑国家公园发展范式山东达斯特等科技企业的深度参与,通过智慧化建设构建起国家公园管理的 “神经中枢”,并实现从技术创新到生态价值转化的全链条驱动,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国家公园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
在技术创新层面,企业构建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成为生态保护的 “千里眼” 与 “顺风耳”。卫星遥感从高空俯瞰生态系统宏观变化,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多光谱传感器实现中低空动态巡查,地面布设的红外相机阵列、土壤温湿度传感器、水质监测设备等则进行微观数据采集。这些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被传输至多源整合的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,经过清洗、分析与建模,形成可供决策的有效信息。
国家公园AI 物种识别技术
在此基础上,AI 物种识别技术依托大数据中心的样本库,实现对动植物个体的精准识别与追踪;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通过长期数据积累,可预测物种分布变化趋势;
人类活动监管平台则利用视频分析与定位技术,对游客、工程施工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,一旦出现违规或超载情况,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并联动管理部门处置。
国家公园碳汇监测评估
在生态价值转化层面,智慧化技术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基于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数据,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系统运用复杂算法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,包括水源涵养量、固碳释氧量、生物栖息地价值等,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和碳汇交易提供科学依据。
国家公园VR云展馆
在公众参与领域,智慧化平台打破了生态保护的参与壁垒。企业打造的 VR 云展馆和互动科普小程序,利用 3D 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,让公众沉浸式体验国家公园的生态魅力;发起的 “全民物种识别计划”,将 AI 难以判定的影像开放给公众标注,使普通人也能参与科学研究。
四、十年答卷:生态向好与智慧升级的双向奔赴自 2015 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,2021 年首批 5 个国家公园设立以来,十年间国家公园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“成绩单”,生态保护与智慧化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。
在生态保护方面,野生动物数量持续增长:东北虎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 27 只、42 只增长到 70 只、80 只左右;海南长臂猿从 5 群 35 只增长到 7 群 42 只,成为全球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;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 1100 只恢复到约 1900 只。这些成果的取得,离不开智慧监测体系提供的科学数据支撑。
在智慧化建设方面,从早期的人工巡护、纸质记录,到如今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、AI 辅助决策,国家公园管理已迈入智能化阶段。山东达斯特等企业的技术创新,不仅让保护更精准,更让生态价值转化有了新路径 —— 如通过生态环境综合评估测算的碳汇量,为国家公园参与碳交易市场提供了权威依据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。
首批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,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。未来,随着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公园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,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将得到更智能、更高效的守护,同时也将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生态体验,真正实现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 的美好愿景。
发布于:山东省在线炒股配资服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